400-018-8657
导航
科学认识慢性病及其危害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正在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速度与规模世所罕见。然而,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加大了慢性病风险因素。一方面,工业化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方式转变,虽然改善了卫生健康条件,但也同时带来了慢性病风险因素的流行,比如肥胖和超重。再加之中国特有的因素: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医疗资源的配置倾向于“只治不防”,重视医疗事业发展,而轻视人群健康等。这些因素叠加,致使公众遭受慢性病威胁。
        当今社会,慢性病已经取代流行性传染病,成为导致世界各国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所列出的四种主要慢性病。在因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人群中,约80%死于这四种疾病。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科技在发展,我们的健康却在倒退!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目前18岁以上居民超重患病率达到30%,肥胖患病率达到12%,城市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12.3%,高血压患病率也是在急遽上升,未来30年甚至有可能出现井喷现象。
        在与传染病作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并开始使用抗生素,自此,医学理念随之转变为:攻击疾病。医学界把这种主动攻击的态势和方法带入了21世纪,试图治愈所有的慢性病。多数人认为自己一直很健康。但事实上我们(包括医生)每天都在损耗健康。当人生病后,都希望保持或者重获健康,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由于医生以疾病和药物为重,所以他们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识别疾病的过程上,以便为患者开药或者制定治疗方案。医生们常常期待制药公司研发新药,制定新的治疗方案。实际上是我们的身体在抵御这些慢性退行性疾病(慢性病),而不是医生们提供的药物。事实上,多数医生与普通人一样,对营养性的非药物干预感到陌生,但可以肯定的是:你的医生对营养性干预的无知很可能会把你引向死亡。多数医生之所以反对非药物干预慢性病,是因为多数人对慢性病的真实病因不完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