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益生元?
益生元是指能促进肠道益生菌(主要是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生长繁殖的一类结构和性质不同的物质(大多数为非消化性寡糖),它们不被(或很少被)宿主酶系和其它细菌酶系所分解,也就是说,这些物质经口服摄入,由食道、胃、小肠达到大肠之后才被定居在此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分解利用,从而促进其生长繁殖。益生元主要不是直接对机体起作用,而是通过益生菌间接地发挥生理功能的。
益生元种类很多,有低聚糖,多糖,植物中草药提取物,蛋白质水解物,多元醇等等,大量生产商品化的主要是一些有双歧因子功能的低聚糖。低聚糖是由2~10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因糖的组成和结构不同而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与一般可消化低聚糖不同,作为益生元的功能性低聚糖(也叫双歧因子)因食后不被消化可完整地进入大肠,而被大肠中双歧杆菌选择性利用发酵生成有机酸,而被人体吸收间接作为能源来利用,故食后血糖不会升高,热值只有可消化糖的40%,也不被口腔中龋齿菌突变链球菌利用,不引起蛀牙。
益生元与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原理
现代研究表明,益生元对人体健康主要有以下功效:
一、减轻便秘
原理:此功效已经如食用纤维的功效一样被很好的证实了。很多益生元为在大肠中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通过发酵产生肠气体来增大肠体积从而缩短了消化物在肠中的逗留时间。便秘是由消化物在肠中逗留时间太长而引起的。经过时间短了自然有助于抵抗便秘。
二、降低肠 pH 值
原理:该作用是由于益生元可将肠道新陈代谢从蛋白质发酵(生成氨,高pH)转向更多碳水化合物发酵(生成酸)的改变。一些肠道疾病如节段性回肠炎和IBS(急性肠道综合症)的特征都是有过高的肠pH值。降低pH可以降低(并非治愈)这些疾病的发生。
三、调理菌群平衡
原理:益生元可以帮助肠在经过抗生素,腹泻,压力或其它药物(非抗生素类)的干扰后恢复肠内细菌平衡。通过对某特定菌群的选择性的刺激而使平衡恢复。可能发生在很多种不同菌群上。这种刺激可以是直接的(被选择的细菌在益生元上生长)或是间接的(一些细菌释放对其它细菌生长有益的物质)。这种情况下,选择性刺激和新陈代谢的改变都起到作用。
四、预防肠癌
原理:大量研究发现,许多蛋白质发酵产物会提高患直肠癌的风险。所以蛋白质发酵的减少可以降低其风险。而且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物有降低直肠癌发病的可能。同样的,最佳的降低风险效应是通过改变新陈代谢而不是某类细菌来获得。
五、增强免疫
原理:益生元本身对免疫系统无任何作用。但是通过改变肠菌落从而可能影响免疫系统。该刺激可以是有益的或是无益的,有益作用是指免疫系统被激活来抵抗致病菌。无益作用是说由于刺激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
六、婴儿保健
四岁以下儿童的肠菌落很不稳定。许多口入致病菌都可以干扰微生物菌落。可以稳定菌落的物质可被认为是益生元。一些研究指出有些商业化的单糖可以改变菌落和降低pH值而起到稳定效应。
日常生活中如何从食物中摄取益生元?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大餐还是小点心,都会影响我们体内的菌群。也就是说,我们摄入的食物种类决定了体内细菌的命运,有些细菌得到了所需的营养,而另一些则不得不挨饿。下面,我就教给大家应该从哪些食物中摄取益生元,来创造健康的内环境,让益生菌生长的更好,身体更加健康。
1)燕麦片:燕麦片中的β-葡聚糖是一种膳食纤维。燕麦片是美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第一个在产品标签上注明有益健康的食品。燕麦片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低,而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较高,可有助于降低心脏病的患病风险。
2)带皮的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中不仅含有多种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膳食纤维。
3)坚果和水果干:味道鲜美的坚果和水果干不仅是休闲佳品,同时也是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以及膳食酚的健康食品。
4)豆类:大豆、扁豆和花生等豆类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还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和膳食酚。